文化建设公开课第137期-德比于上 欲比于下

发布时间:2020-11-02  文章出处:


德比于上  欲比于下

 

“德比于上,故知耻;欲比于下,故知足。”这句话意思是,在道德操守上应与比自己高的人相比,才能知廉知耻;在欲望要求上应与欲望少的人相比,方能知足知止。古人用德与欲的鲜明对比,表达出人生观、价值观的鲜明取向,启示我们要注重提升个人品德修为,追求更高远的人生理想,而非沉沦于物质欲望和生活享受。

对精神世界孜孜以求,不断提升品德操守;对物质世界简单淡然,只求满足生命的基本需要,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尊崇的价值取向。从“君子修道立德,不为穷困而改节”的坚定志向,到“以天地之量为量,圣人之德为德”的博大胸怀;从“恭俭惟德,无载尔伪”的主动修炼,到“清心为治本,直道是身谋”的自我约束;从“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”的清醒认识,到“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”的教训警示,其中既有古人对品德追求的高远志向,也有对个人修身立德的严格要求,更有对德行失范造成严重后果的危机意识。

“德者,才之帅也。”有德行不仅是为人处世的根本,也是干事创业的基石。我们党将“德才兼备,以德为先”作为考察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尺,既树立了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,也给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在立德为先的价值引导下,无数不求物质享受、但求无愧人民的党员干部涌现出来。焦裕禄、牛玉儒、杨善洲、高德荣、李夏……像他们这样品德高尚、无私奉献的党员干部,一生奋战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,奋战在急难险重的最前沿,心怀家国人民,矢志不渝。他们用生命书写了美德的华章,也为我们树立起了德行操守的标杆与旗帜。

但是也要看到,少数党员干部职务晋升了、级别提高了,品德的修炼却没能及时跟上,甚至停滞不前乃至倒退,做出违背道德、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来。一方面私德不修、公德不守,丧失做人做事的底线;另一方面,贪欲日渐增长,胆子越来越大,手越伸越长,最终被欲望淹没,被贪婪毁灭。

北宋司马光有言:“言有德者,皆由俭来也。夫俭则寡欲,君子寡欲,则不役于物,可以直道而行。”坚守“德比于上,欲比于下”,对物质生活低要求,对德行操守高标准,这是党员干部应有的自觉。要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,发扬艰苦朴素、勤俭节约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,向榜样看齐,向先进学习,以美德要求自己、滋养身心,如此方能守住心中的明灯,坚定理想信念,为群众谋福利、办实事。

©潍坊呼吸病医院 ©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.
  鲁ICP备15026378号
网站建设:聚辉网络